行业新闻
你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 列表
浅谈新常态下企业安全管理
2016-08-26 16:13:00   
来源: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云凤近年来,国内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天津港8 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
来源:云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站
 
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云凤
 
  近年来,国内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死亡和失踪173人、住院治疗798人,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昆山“8·2”特别重大铝粉尘爆炸事故,146人死亡,11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安全生产事故28.2万起、死亡6.6万人;1600万家企业存在职业病危害,接触人数约2亿人,累计检出职业病患者83万例,每年新增2.3万例;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经济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国家对企业安全管理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十八届五中全会战略性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诠释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它是“企业活长久、员工活幸福”的前提和保障。因此企业在新常态下要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不折不扣履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主体责任,坚定不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新常态下安全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2014年12月1日,以彰显“以人为本”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隐患排查,完善监管制度,加大违法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等为核心的新《安全生产法》实施;紧接着两高司法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等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出台,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变得尤为紧迫与重要。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指出稳妥化解产能过剩,重点淘汰行业落后产能,并设置了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红线,凡是有一项不达标的相关产能必须退出。这一重要论述再次表明,企业在深化改革、转型发展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与关键性,它关系到企业的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职工健康安全及内外稳定,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又一体现,也是企业适应大时代发展的唯一出路。因此企业必须站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高度,重视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与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紧密结合,谋求新常态下安全管理提升,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
 
  二、现阶段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是中心,影响中心;不是全局,关乎全局”。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为安全生产提供物质基础,而优秀的安全管理表现则为企业经营创造有利条件。但国内企业的安全管理尚不成熟,与国外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据调查显示,主要存在以问题:
 
  (一)领导的安全承诺差异
 
  领导承诺是安全管理的核心,也是其顺利实施的原动力。然而在当前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部分企业领导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重底线原则缺乏深刻的理解,未建立起经济、安全和社会业绩均衡发展的绩效观念;另一方面重视更多表现在口头和文件中,实际问题中缺乏认真兑现的态度,使得安全生产工作不能落到实处。
 
  (二)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
 
  员工素养参差不齐,安全意识淡薄。一方面对国家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认识不全面,对工艺技术、设备操作、岗位安全规程掌握不扎实,在生产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习惯性动作、习惯性麻痹、习惯性侥幸、习惯性无所谓、习惯性凭经验干事”五个坏习惯。另一方面对安全管理存在抵触情绪,没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消极应对,给企业安全管理实施带来困难。
 
  (三)安全管理执行力不强
 
  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是衡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一方面企业缺失具备相应安全技术,熟悉安全法规,掌握系统工程和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导致执行偏差。另一方面管理体制差异化、管理机构不健全等因素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层层衰减,相关措施不能落实,具体工作受到多方限制。此外部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持为难情绪,总是听之任之,得混且混,没有履行其岗位职责。
 
  (四)企业安全基础薄弱
 
  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进入高速发展期,2006年以前准入门槛较低、相关监管薄弱再加之市场需求、经济驱使等因素,大量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粗放型企业进入市场并延续至今,以新常态下安全管理要求及标准来规范,治理难度巨大。另一方面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管理系统,其核心在于危险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集中体现“预防为主、领导承诺、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然而很多企业引进这一管理体系时并未与行业特点、企业实际很好的结合,造成体系文件内容存在不足,制度适用性和操作性不强,运行中只能流于书面记录形式。探索改进企业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
 
  (五)经营与安全投入冲突
 
  一方面GDP、业绩、效益长期以来被默认为企业存在的根本价值,安全生产长期处于劣势,很多安全设备设施没有投入到位,更有甚者为了减少后期成本疏于维护管理,致使仅有的设备设施失去效能。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经济放缓,煤炭、钢铁、水泥、有色等行业产能过剩且市场低迷,部分企业为了眼前的生产经营将安措工程搁置,大量缩减必要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欠账越积越多,企业安全管理风险加剧。
 
  三、新常态下企业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认为企业面对安全生产工作新常态,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讲话精神,牢固树立“红线”意识,持续宣传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及配套法规、办法,并以此为契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快速适应、常抓不懈、警钟长鸣。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唤醒全员安全意识 ,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充分认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唤醒全员安全意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1. 领导作出安全承诺
 
  企业领导从战略的高度理解安全,理解安全管理与生产经营的互补关系,明确作出“不安全、不环保、不合法合规,绝不生产”的承诺,确立“零事故、零污染、零职业病”的目标,坚定不移履行企业“五落实、五到位”主体责任,并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履行承诺,为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目标及科学稳定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2. 提高员工安全素养
 
  人是生产活动最主要的因素,员工的安全素养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成效,企业要树立“自保是大孝,互保是大爱”理念,拓展思路,创新教育方式。一方面从员工的感情出发,通过员工的亲人上班嘱咐、下班过问、日常生活提醒,让员工真正懂得安全是父母之所愿、妻子之所依、孩子之所盼、家庭之所靠、企业之所系,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变“强制安全管理”到“自觉参与安全管理”的状态中来。另一方面企业要持续实行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 “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培训,重点进行安全岗位责任及“工艺、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双百”过关考试,做好安全法律、标准规范、应知应会等的贯宣,整体提高员工安全 素养,正真做到“四不伤害”。
 
  3.全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党政工团要齐力引导全员从安全理念、制度、行为、环境等四个维度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技术业务部门建立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制度,管理、技术人员养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操作人员养成按标准作业的良好习惯。杜绝管理与实际两层皮,杜绝形式主义。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领导高度重视、员工积极参与的安全管理氛围。同时积极借鉴先进的安全理念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总结经验、凝练成果,形成富有特色的安全文化。
 
  (二)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安全建设
 
  1.健全完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安全、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安全责任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企业要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建立合理科学的体系,充分建立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层级负责制和本岗对本岗负责的岗位责任制,通过安全目标责任的落实和考核以及责任追究,加强各层级岗位人员责任心,强化安全工作的目的性。“全覆盖、无死角”的责任体系,一丝不苟的以安全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制度的落实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全面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保障。
 
  2.加强企业安全工作监管力度
 
  强化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行安全责任制与问责办法,上下形成受安全责任制问责办法所警示,自觉履行安全岗位责任的氛围。企业安全委员会各成员要做好各自分管业务的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部门要按企业赋予的职能、职责,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保持安全管理高压态势,加强现场检查,加大责任追究。业务保安从技术、专业角度履行安全管理职责,督促各单位履行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面实现安全生产、员工健康、企业发展、社会稳定。
 
  (三) 固本清源,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1. 生产设计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
 
  “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运用安全性”。因此“新、改、扩”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三同时”工作,加强工艺论证,建设中严格落实安全标准和措施,全过程管控,确保安全设施能持续有效运行。抓好建设项目验收工作,提高本质安全化水平。其它项目要按照新常态下安全管理要求持续改进,补充必要的安全设施,完善相关手续。
 
  2. 生产经营必须保证安全投入到位
 
  “安全就是效益、事故就是损失”,要正确认识安全投入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生产经营的前提要确保安全资金、物资、人力、精力四方投入到位这一刚性要求,运用安全技术手段,为安全生产奠定物质基础。坚持“PDCA”循环,巩固标准化成果,推进对标管理,构建完善安全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达到人—机—物—法—环的最佳统一。
 
  3.必须做到安全精细化管理
 
  “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企业要借鉴安全管理先进经验,树立“一切事故和职业病均可预防”的理念,在加强5S、TPM设备维护、PSM工艺安全管理的基础上,严格执行SOP标准作业程序,并做好JAS工作安全分析、LEC风险识别与控制、BBS行为观察与沟通工作。一方面对企业活动中关键、重要和特殊过程的风险进行控制,制定统一的执行标准、方案和流程,做到过程控制。另一方面对重大危险源及重要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建档、建立预案、监控管理,同时坚持抓大不放小原则,有针对性的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此外要将管理的重心放在现场,强化作业现场违章综合治理工作,同时在五型班组建设的基础上,巩固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标准化,全面推行现场安全文明管理。真正做到“现场无隐患、作业无违章、制度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应急有保障”,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四、企业安全管理核心
 
  企业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循循善诱的安全文化,纵横覆盖的安全责任体系,科学、规范的制度,长抓不懈的教育培训,先进、超前的安全投入保障,规范、完备的安全标准化长效机制建设,合理、统筹的重大危险源监控,经常化、制度化的隐患排查治理,灵敏、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科学、务实的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新常态下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成为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要务。只有积极主动做优安全管理,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上一篇:耗能高地广东欲打造光伏“小时代”样本      
下一篇:云南新一轮电改为经济开启降成本通道

新闻资讯
read more